為提高智慧產權服務之便捷性與提供更多完善資訊,日本特許廳陸續進行了一連串的政策改革,主要可整理為以下五點:
1. 專利審查機制:世界上最迅速、最高品質的審查
日本特許廳新增了兩種快速審查服務: 加速審查與超快速審查。
加速審查
適合生命週期較短的領域,也能為業務發展迅速的領域快速獲得授權,以利於商業談判。
- 免除特許廳手續費,僅需提交《有關加速審查的情況說明書》
- 於2018年共有21,137件提交,每件初審時長平均為 2.3個月
超快速審查
利用超快速審查於上市前構築專制佈局。
- 免除特許廳手續費 (實施相關申請),僅需提交《有關加速審查的情況說明書》
- 於2018年共有685件提交,每件初審時長平均為 0.7個月
針對專利審查機制,日本特許廳期許在 2023 年可達成以下兩項目標:
- 初審平均時長壓縮在 10 個月內
- 授權平均時長壓縮在 14 個月內

2. 國際申請加速授權的舉措
專利審查高速通道 (PPH: Patent Prosecution Highway)
- “縮短”待審時長 (例: 與一般美國申請相比縮短了約 50%)
“提高”授權率 (例: 一般美國申請約 75% 而 PPH約 85% ) - 充分利用PPH ,迅速構建全球專利佈局
- 2018 年 10月與印度達成合意,於2019年開始試行PPH (目前處於PPH試行準備的最終階段〉
- 通過 PPH 在他國實現快速授權,以打擊仿冒品
- 加速亞洲市場產品的海外授權

3. 標準必要專利的應對
將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談判當事人擴大至通訊以外行業,包括終端產品造商 (供應商) 及中小型企業。
這些當事人時常面臨無法通過交叉許可解決授權的困難;對於必要性及許可費的市場前景,業界之間也存在著差異。
為解決上述困難,日本特許廳提供了以下服務:
標準必要專利門戶網站
此網站會隨時發佈相關標準必要專利的最新資訊,為不熟悉標準必要專利的人提供更便利易懂的服務。
《標準必要專利許可談判指南》: 分析各國制度、判例並廣泛聽取與總結國內外意見,整理談判的方法、許可費的計算方法等有關許可談判的論點。
《標準必要性判斷相關的判定利用指南》: 判斷發明專利是否構成標準必要專利的規定。自 2019 年 7 月起,不屬於發明專科技術範圍的判定請求,在附
條件下也成為判定對象
4. 特許法等修改概要
日本專利持有人普遍認為,日本專利保護制度中存在以下問題點:
- 一旦專利公開後,將提升專利受到侵權的風險
- 專利持有人/被告人難以舉證,所有證據皆偏向原告/侵權人
- 因無法進行刑事案件起訴,防止侵權帶來重重困難
為保護制度更加完善,日本特許廳針對”證據收集”與”損害賠償”提供了更加保護專利持有人的措施
為了解決以上不夠完善的保護制度,日本特許廳針對”證據收集”與”損害賠償”提供了更加保護專利持有人的措施
證據收集
在審理侵權有無證據收集階段,專利持有人有權向地方法院申請法院認定之公正專家,對侵權人進行調查查證。
但其專家必須遵守兩項條件: 嚴格設定要件與導入秘密保護機制,保障專利持有人及解決他們難以舉證的困難。
損害賠償
日本特許廳將認定比權利人生產、銷售能力等部份的損害更多的賠償,對於中小企業與企業風險也充分賠償。另外,權利人也能獲得一筆額外的許可費。

5. 外觀設計法修訂概要
為使外觀設計專利制度更加完善,特許廳提供:
- 數位技術的外觀設計的保護
- 例如: 網站 UI 介面、投影在道路的圖像
- 構築品牌的外觀設計的保護
- 例如:根據公司品牌形象所設計的大樓外觀或是室內裝潢
- 將外觀設計權力行使權從原本的申請日起 20 年延長至 25年
- 提供外觀設計合案申請制度
- 將侵權品分割,對分割的零件進行製造、進口列為取締對象